
![]() ![]() |
![]() 地址:杭州市朝晖路175号联锦大厦A座 ![]() |
|||
浙建集团案例入选“浙江国资国企新风尚·先锋样本”2025-03-06浙建集团浙建官网下载文件:暂时没有下载文件
近日,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“忠诚、担当、奋斗、创新、清正”浙江国资国企新风尚,展示“政治铸魂、风尚化人、实践育人”的品牌形象和阶段性成果,浙江省国资协会和潮新闻联合发布“浙江国资国企新风尚·先锋样本”系列展播。浙建集团《党建提“志” 工程提“质” 系统提“治” 创新提“智”》案例成功入选。
“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,穷山距海,不能限也。”在“八八战略”指引下,浙建集团坚决扛起省委、省政府赋予浙建集团的责任使命,始终牢记嘱托,通过实施党建提“志”、工程提“质”、系统提“治”、创新提“智”四大工程,筑牢勇挑“重担子”的组织基础、啃下“硬骨头”的实力保障、接“烫手山芋”的机制支撑、敢闯“无人区”的先决条件,为承担实施急难险重任务和重点重大工程提供了坚实助力。
党建提“志”工程
筑牢勇挑“重担子”的组织基础
浙建集团在急难险重任务和重点重大工程中,坚持党的领导,始终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发展,充分发挥党建引领、书记领航、党员先锋三大作用,为任务完成打下坚实组织基础。浙建集团党委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敢于负责任、挑重担、打头阵、涉险滩。
浙建集团党委强化顶层设计,发挥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实的核心作用,积极统筹各方力量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。2024年,浙建集团领导带队开展大走访大对接1029次,浙建集团总部、二三级单位和省内区域办事处走访对接12474次。今年以来,150名浙建集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、总部部门正职深入基层“三服务”,蹲点调研164个项目、车间等。
深化“书记风尚行动”,落实党员项目经理和党支部书记“一肩挑”,新招录的大学生党员担任项目党支部书记助理,推动实现项目党建与项目建设同步谋划部署、同步推动落实。聚焦“关键少数”,发挥“头雁效应”,各基层党支部书记带头,紧盯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,下沉一线向险而行,到建设最重要、群众最需要的地方。累计开展书记谈、书记讲党课、书记挑大梁活动3909场次。
浙建集团坚持“支部建在项目上”,将党的“神经末梢”延伸到最一线,做到党的组织与项目部同步设置、党支部书记与项目经理同步选配、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推进,确保在建项目党支部全覆盖。近3年,浙建集团总结推广项目党建成果57项、省市红色工地108个。
工程提“质”行动
筑牢啃下“硬骨头”的实力保障
多年来,浙建集团深入实施质量兴企、“精品工程”战略,牢固树立“每建必优”、质量管控“红线”意识,通过加强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,传播精品意识,弘扬工匠精神,持续提升工程建设质量,助力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。浙建集团先后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63项,国家优质工程奖98项,中国土木工程“詹天佑奖”8项。
近年来,浙建集团紧紧围绕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及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,与山区26县中16个县(市区)签订战略合作协议。聚焦攻坚“千项万亿”、保障性住房建设、城中村改造等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领域,主动担当重大项目建设任务,以建帮富、以投创富、以商带富、以智稳富,积极服务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。
2024年8月,浙建集团组织施工力量,因地制宜、攻坚克难,全力打造花鸟岛特色风貌提升建设项目一期工程,以“海-岛-湾-村”整体风貌为布景,构建独特的爱情浪漫场景体验,为花鸟岛打造“东海第一浪漫爱情岛”,全面提升海岛民生福祉,走稳海岛共富道路贡献浙建力量。从最初的空心岛,到现在人人向往的“诗和远方”,花鸟岛的涅槃不仅是浙江省海岛特色风貌的标杆,也成为嵊泗激发海岛发展活力,推进共富的标志性成果之一。
系统提“治”行动
筑牢接“烫手山芋”的机制支撑
把最好的项目经理和团队用在重点工程,把最好的技术用在重点工程。注重项目管理团队的选择,选用一批懂技术、会管理、有经验的工匠团队组织施工,积极开展立功竞赛、技能比武,营造比学赶超、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。开展浙建工匠培育工程,培育出全国和省部级劳模138人、全国优秀项目经理87人、全国技术能手13人、省级技术能手26人、省级工匠146人。
项目指挥部发挥沟通上下、协调各方的作用,全周期挂图作战,全环节定人定责,全天候建设推进,全覆盖跟踪保障。项目经理部锁定“决战攻坚”目标,亮出“责任图”,细化“进度图”,以日保周、以周保月、以月保总,争分夺秒、火力全开,推动各个关键节点按时完成。总包单位压实责任、强化保障、优化服务,为项目快速推进保驾护航。专业单位方案先行,提前排兵布阵,组建精干队伍,以产业链协同为先导,清晰划分接口界面,做到横向信息共享,纵向无缝对接,加大集成整合力度,以系统工程理念一体化推进项目建设。
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、党员示范岗、党员突击队、党员先锋号等形式,激励广大职工传承忠诚、担当、拼搏的红色基因,用行动践行铁军初心。2024年以来,在全浙建集团范围内开展了“同心同行”专项行动,以党员先锋队为首的全体职工,进一步筑牢了与企业休戚与共、共建共享的命运共同体、利益共同体、发展共同体意识。
创新提“智”行动
筑牢敢闯“无人区”的先决条件
2024年以来,浙建集团实施“科技赋能”专项行动,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,争创高层次科研平台、高能级科研立项,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,优化信息化数字化平台建设,形成更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平台、管控体系、技术工艺等成果,提升企业科技感,培育新质生产力。
浙建集团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和创新研发体系,加快推进“尖兵”“领雁”等重点项目科研攻关。施工过程中科学应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,创新管理手段,将数字技术与精益制造、绿色建造等深度融合,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建设全过程。加大绿色低碳建造技术和绿色材料的研发应用,推动产业清洁低碳转型。注重剩余工程物资的处置与利用,研究开发临设一体化产品,发展建筑产业的绿色经济、循环经济,推进建筑节能减排。
加快以工程项目现场、工厂车间为载体的数字化改造。推动项目管理系统应用全覆盖,提升供应链集采平台、剩余工程物资处置交易平台、业财融合数字化平台服务能力。拓展数据要素价值转化应用,畅通管理层数字化信息交换渠道,建设覆盖浙建集团产业链、各版块、各区域所有在建项目的“数智浙建”决策指挥体系,实现企业全景式数智化管理,把大数据优势转化为保障工程建设的推动力和战斗力。
目前,浙建集团拥有1家院士工作站(院士工作站信息)、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3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、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、6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、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、1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、6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、3家省建筑工业化示范企业(同行业科研水平优势)。
浙建集团先后荣获40项全国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,14项国际领先技术,23项国际先进技术,超500项国内领先技术。先后荣获国家和省级工法185项,专利1826项,主编、参编国家和省级行业规范标准139项,国家和省级课题422项。 |